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 18,294

前文再續(xù),書接上一回。話說重金投入購回7B,把PB13U的音質、量感、速度、解析力都提升到全新高度,但卻還是無法隱身,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人消得人憔悴”?。?/p>

削波

7B開機后綠燈點亮,表示運作正常。用0dB標準音量看電影或演唱會,每到低頻充沛的片段,7B就會閃紅燈,火爆情節(jié)更是閃個不停。紅色除了在A股可以振奮人心,其他都不見得是什么好事啊,連忙查閱說明書,翻譯如下:

削波(紅色閃爍)

當輸入電平過高,超過功放可以輸出的功率時,就會出現(xiàn)削波。7B SST2出現(xiàn)削波時,綠燈會變紅,輸入電平降低后會變回綠色,即紅燈閃爍。瞬間的削波是可以容忍的,它表明已超出了功放的最大無失真功率(功率過載)。但如果持續(xù)過載,喇叭單元就會有損壞的可能。如果功放出現(xiàn)持續(xù)削波和過載,就說明需要一個更大功率的功放才能滿足需求。

之前曾經用一臺4000W的專業(yè)功放推過PB13U,但《功夫熊貓》越獄最后一躍,示波器顯示PB13U還是削波。這么大功率還削波?于是斷開低音炮,再測安橋5509的低音炮輸出電平,沒想到也是削波。

為什么連前級輸出都是削波的?前面的信號是削波(失真)的,后面功放和低音炮再強大也不可能不失真啊。難道藍光碟的聲軌本來就是削波的?

7B額定功率900W,超過900W就削波閃紅燈。PB13U原裝數字功放額定功率1000W,峰值輸出3600W。是否意味著,PB13U在設計時就預留了電影火爆情節(jié)對功率的超大需求?

鉆牛角尖

7B閃紅燈成了心里的一根刺,既擔心損壞PB13U,又不甘心投資巨大卻還是要妥協(xié),于是鉆進了牛角尖:峰值功率重要嗎?到底要多大功率PB13U才能不削波?

L先生的麥景圖MC452(下圖摘自官網)額定功率450W,雖然只有7B的一半,但峰值功率1800W是7B SST2的一倍。想知道峰值功率是否重要,搬來試試不就知道了,耳聽為實呀。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搬來試試”只是四個字,但MC452重49.9公斤??!于是又瘦了兩斤……

MC452的規(guī)模感和震感雖然多過7B,但清晰度、速度、控制力都明顯不如7B。其實這和PB13U第一次接上380功放的結果類似,功率不夠,聽起來反而量感更足,其實是控制不住多出來的失真低頻。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盯著MC452的功率顯示屏,越獄片段大部分都去不到450W,只有激烈時才會瞬間飆到1800W(雖然450~1800W是失真輸出,但至少也努力過,力爭表現(xiàn)出相應的大動態(tài))。

7B的說明書沒有標示峰值輸出,對超出900W的信號,可能會壓限以900W輸出(為了保護喇叭)。也就是努力做好分內事,保證900W以內安全、穩(wěn)定、不失真,但不會牽強去表現(xiàn)超出能力的大動態(tài),這是專業(yè)應用的需求,也是專業(yè)功放的特點。

電影的低頻動態(tài)極大,所以很多低音炮都有超出額定功率兩三倍的峰值功率,即使失真也要把大動態(tài)爆出來。Bryston沒有峰值功率,是不是買錯了呢?[后悔]

買都買回來了,只有自我安慰一下吧。畢竟電影超大動態(tài)的時間很少,權衡利弊,當然是確保900W以內的高保真(音質)為先。

但還是心癢癢,要不再狠狠心買臺麥景圖MC1.2K,額定功率1200W,峰值功率4800W,應該就兩全其美了吧。好在沒買??!

客廳只能單炮?

麥景圖MC1.2K港行報價20.8萬港幣一對,但即使買了回來,也還是無法治愈我的心結,因為方向錯了!

前級5509輸出信號是削波的,你后面的功放再強大,也不可能把本來就失真的信號變成不失真呀。為什么前級輸出會失真?是藍光聲軌本來就失真嗎?這怎么可能呢!

是因為5509算來算去,也沒辦法在這么大的空間和聆聽距離用一個低音炮達到藍光聲軌低頻部分的標準聲壓級,所以只能給出削波的信號。長期在削波和過載下服役,估計也是兩個PB13U的原裝數字功放先后燒掉的原因之一。

回顧“B4.2音箱靈敏度”,要讓功放和音箱有能力達到標準聲壓級,要么縮短聆聽距離(換小空間),要么提升功率和靈敏度(換大器材)。前面鉆牛角尖,就是老想著換大器材(2>1),卻沒想過可以做加法(1 1>2)。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因為有過在客廳找炮位、斗駐波的艱辛歷程,所以一直錯誤地認為,只有獨立影音室才能用雙炮,客廳只能單炮。以下摘自2013年初寫的攻略PDF版:

低音炮擺位是個難題,炮的體積越大,選擇的余地就越小。PB13-Ultra好是好,但如果客廳不夠大,確實很難容身。因此,業(yè)界越來越傾向于多炮模式,用兩個甚至四個小炮,實現(xiàn)比一個大炮更好的效果。

但是,客廳影院環(huán)境所限,如果在陽臺角落的另一邊(客廳與飯廳之間)再擺一只低音炮,勢必會在皇帝位產生極大的駐波。一個炮的駐波就夠你煩了,“多只香爐多只鬼”,怎么辦?

其實,客廳也能用雙炮,效果比單炮不止好一倍,而且擺位也更簡單,只需對稱擺在左右聲道旁邊即可。雖然結論就只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但探索實踐、思考確認的過程,卻比單炮擺位的歷練還要艱難。

實驗①

380與PB13U再次聯(lián)手,不過不是用380的功放推PB13U,而是在7B推PB13U的基礎上,找謝總借了一個惠普SUW-380,測試雙炮效果。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2013年10月26日,PB13U擺在原來單炮最佳位置,380擺在右聲道旁邊(上圖),Audyssey測了10個點。

當時的筆記:

低頻量感、規(guī)模感很強大,震沙發(fā)、震褲腳,但不會感覺胸悶。7B閃紅燈少了一些,但激烈片段仍然長閃。

380雖然擺在單炮駐波嚴重的位置,但順利隱身,如果不是看到單元在動,甚至會懷疑它在偷懶??拷牐_實在出力,但回到皇帝位,就再也無法察覺它的存在。

PB13U雖然擺在單炮最佳位置,但低頻卻無法離箱,就像壯漢要彰顯自己一樣。關閉380,改回單炮(重新導入單炮的Audyssey數據),PB13U就沒那么明顯了,只有在低頻強烈時才現(xiàn)身。

今天的解讀:

7B削波少了,證明低音炮可以通過做加法來實現(xiàn)更高的聲壓級。激烈片段仍然長閃紅燈,說明380幫不了多少,畢竟380的體積和功率都無法與PB13U+7B相提并論。

380順利隱身,有Audyssey幫忙,客廳也可以上雙炮,即使是擺在單炮駐波嚴重的位置。也證明了380本身的水平,“我小是小,但咱可是隱身俠!”

為什么PB13U在單炮模式時隱時現(xiàn),雙炮模式卻無法隱身?單炮模式因為擺位正確和Audyssey校正,所以若隱若現(xiàn),當低頻和中高頻協(xié)調時隱身,當低頻削波失真時現(xiàn)身。而雙炮模式下,PB13U+7B的能力、速度和解析力都明顯優(yōu)于380,越突出當然就越難隱藏自己。

實驗②

左強右弱,所以PB13U無法隱身。音箱離墻越近,低頻越強,能否通過調整擺位,平衡兩者在能力上的差距?

10月28日,PB13U盡量離墻,380盡量靠墻,Audyssey測3個點。

結果比上次差,低頻渾濁了,原因可能是Audyssey只測3個點校正不夠準確,也可能是380過于靠墻。380仍可隱身,但PB13U更加突出,感覺左邊低頻距離很近。

這次才注意到,Audyssey除了第一個點(正中皇帝位)兩個炮先后播放測試信號(測距離和聲學曲線),之后的測試點都是兩個炮一起播放信號(測聲學曲線),測試和校正結果合并為一個SW低音炮聲道的曲線,而不是兩個炮各有一條校正曲線。由此猜測,Audyssey并不會單獨針對每個炮進行校正和均衡,而是雙炮合在一起做。

注:麥景圖RoomPerfect的測試模式與Audyssey不同,不但會在每個測試點對每個炮進行單獨測試,而且還有低音炮與其他聲道的合并測試,比如左聲道加炮測、中置加炮測等等,所以RoomPerfect的低頻動態(tài)均衡效果更加優(yōu)勝。

實驗③

兩次都失敗了,不甘心,決定再試一次單炮。7B取代了PB13U原裝數字功放,音質和效果大幅提升,當初找到的最佳炮位,是否會因此改變?

10月28日,PB13U和7B換位,把PB13U從原來靠近空調的單炮最佳位置(下圖地上的白色方框)移到靠近左聲道,Audyssey測10個點。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結果PB13U出現(xiàn)箱體震動,7B閃紅燈更頻繁。失真越多,當然就越難隱身,還不如原來在最佳炮位若隱若現(xiàn),低頻強烈時才失真現(xiàn)身。

解釋:單炮距離角落越近低頻越激烈,反之越平滑(低頻變弱)。PB13U換位后離陽臺角落遠了,低頻隨之變弱,AV前級要輸出更高電平來彌補低頻的減少,所以把7B和PB13U都逼到極限,就像竭盡全力把杠鈴舉過頭頂的舉重運動員,兩眼直瞪(閃紅燈),雙手不停地抖(箱體震動)。

實驗④

請教惠普謝總,他估計系統(tǒng)默認兩個炮是一樣的,正常情況下也很少人會用兩個不同的低音炮。于是再借一個380,測試380雙炮組合。

10月30日,把PB13U擺回原位,挪開7B,擺下380,恰好在左聲道左側(下圖),與右聲道右側的380一起組成雙炮,Audyssey測8個點。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兩個380都順利隱身!不但能量充足、震感強烈,而且音質寬松豐滿,絕對完勝單個原裝數字功放的PB13U,也完勝單個B15a搭配麥景圖RoomPerfect。雙炮和單炮完全是兩碼事,不只是雙拳難敵四手,而且是1+1>2。

P先生獨立影音室的觀影距離和我家差不多,升級安橋5509后雖然低頻效果好了很多,但一到激烈片段f113就會“咯咯咯”地拍邊,說明單個f113也無法達到標準聲壓級,一樣會完敗給雙380。

原裝PB13U 2.5萬,二手B15a 2萬,f113 4.2萬港元,兩個380才18,560??!頓時就起了放棄7B和PB13U的念頭。太太說,你先別急著后悔,再仔細比較一下才做決定吧。

實驗⑤

10月30日,PB13U+7B在原最佳炮位,Audyssey測8個點,和兩個380打擂臺。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先用最“殘忍”的片段考驗雙380的能力極限,看低音單元是否會失真和拍邊。包括《鋼鐵俠2》和《變形金剛3》最后決戰(zhàn),《碟中諜4》逃獄震穿樓板和克里姆林宮大爆炸,《創(chuàng):戰(zhàn)紀》摩托大賽,《飛翔的藝術》SO FAR GONE。

在標準音量下,雙380全部通過,沒有拍邊。難度系數最大的《創(chuàng):戰(zhàn)紀》和《飛翔的藝術》,因為超強低頻長時間持續(xù)不斷,所以太太感覺震得有點過分,不是很舒服。也就是說,如果持續(xù)在頂格極限運行,雙380會略有失真。

Hi-Fi和AV兼容并蓄,就是追求大聲而不吵——既要達到電影標準聲壓級(音量),又要舒服好聽(音質)。低音炮經常落得轟轟然、頭脹胸悶、吵到鄰居等“惡名”,其實是因為(單炮)能力不足,但又硬是要開大音量,導致大量駐波共振和Hold不住的低頻失真,怎可能舒服好聽。

經過上述狂暴測試,確認雙380在觀看距離4.0~4.5米的空間(與豪華版相匹配的空間,詳見“B1.1匹配空間的預算”)可以基本達到標準音量,滿足本攻略選擇和推薦產品的前提標準。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再聽PB13U+7B,7B的紅燈不停地閃,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因為擔心削波過多會損壞低音喇叭呀。單個PB13U即使是7B加強版也無法達到標準聲壓級,量感、震感遠遠不如雙380那么激昂滂湃、地動山搖,但低頻很清晰、層次分明,速度快、收放自如,輕重強弱、沖擊感、力度感都明顯優(yōu)勝。

太太的第一感覺是很舒服,不但低頻清晰了,而且中高頻也清晰了。Hi-Fi是一分錢一分貨啊,清晰有力(音質好)的低頻是那么的舒服!舒服的低頻又是那么的昂貴!

追求完美

如果一開始就用雙380取代原裝的PB13U,那故事就結束了。以雙380的性價比,肯定是最佳選擇。2萬元連一個高素質的進口炮都買不到,更別說兩個了。

但問題是,我已經品嘗過PB13U+7B的美味,卻因為音量不達標,要換成雙380,那難免是個遺憾。對我這個追求極致的完美主義者來說,就更是沮喪了。

沒想到,太太提出了完美方案:你量一下,如果另一邊能放得下PB13U,就上雙PB13U+7B嘛!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花六七萬買一套PB13U 7B,總比重新買房子要便宜啊。

好感動!好激動!好興奮!好開心!太好了?。?!

女人其實比男人更需要Hi-Fi,更有潛質玩Hi-Fi,只要感動了她,發(fā)燒之路就會充滿陽光,越走越寬!(詳見認識篇“A5 Hi-Fi,男人的世界?”)

我非常幸運,有一個很多發(fā)燒友都羨慕的好太太。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是她鼓勵我將這個朝思暮想的“小三”娶回家。(詳見“B5.6 麥景圖:另一個蘋果”之男生擇偶三大標準

實驗⑥

抓一個壯丁朋友幫忙,搬來L先生的PB13U,勢將完美進行到底。“L先生是你什么人呀,怎么想搬啥就搬啥?”——是好友+貴人??![感恩]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10月31日,把左炮放在單炮最佳位置,右炮放在右聲道右側,和實驗①的擺位一樣,只是右炮由380變成PB13U+7B,Audyssey測8個點。

用標準音量狂飚前述五大“殘忍”片段,兩臺7B除了在《碟中諜4》逃獄震穿樓板(就像真的拆樓一樣)和克里姆林宮大爆炸(就像自己被炸了一樣)閃過兩三下紅燈,其他片段震得地動山搖也沒有出現(xiàn)削波。

雙PB13U+7B成功達到標準聲壓級,低頻量感、震感、規(guī)模感今非昔比,令人嘆為觀止!太太感言:原來低頻無處不在,以前不但感受不到,而且也想象不到,低頻可以如此強勁又那么舒服!

“雙炮隱身了嗎?”——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呀!右炮從一開始就不見了,但左炮還是不肯乖乖退隱,時不時閃出身來刺痛我脆弱的心。

為什么要跟我作對!到底是為什么?!難道是炮的問題?于是調整工作崗位,把左右炮換位,結果沒分別。

這已經是兩年多前的事,如果不是當時記了筆記,真是很難想象自己會傻到這種地步,把70公斤重的兩個大家伙搬來搬去,只是為了證明兩個一樣的炮是不是一樣的?。ㄟ@樣折騰法,怎可能不消瘦,身體怎可能不出問題?)更沒想到的是,接下來還有更傻的……

實驗⑦

客廳是橫向長方形不對稱空間,左邊是陽臺角落,右邊是開放的飯廳。雖然兩個炮一樣,但左炮離角落近,低頻會更強,所以仍然是左強右弱,無法隱身?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客廳的“錯”,還是要通過調整左炮的擺位來解決?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11月10日,左炮轉身,炮口向外(上圖),Audyssey測10個點。結果連校正后的曲線都拉不直(下圖),聽感也不好,不但左邊的低頻明顯,而且感覺有駐波殘留。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唯有把左炮擺回原來的單炮最佳位置,按當時的筆記,幾乎是要舉手投降了:

估計左炮是不可能做到完全隱身的了,畢竟是角落位置。劉漢盛說得對,左右建筑結構不平衡造成聲音的不平衡是無法解決的,就算是留點遺憾吧。

世事無完美,有得必有失,雙炮帶來震撼,也帶來投訴,一次是早上八點多(把樓下吵醒了),一次是晚上十點多(吵著樓上睡覺),看來以后是不能太早或太晚看電影了。

房子(空間)那么重要,能不貴嗎?

實驗⑧

為什么雙380就能隱身呢?當時因為單炮最佳炮位被PB13U占了,所以直接把380放在左聲道左邊,和右聲道右邊的剛好對稱。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思考:估計Audyssey對單炮與雙炮的處理機制不同,單炮只需校正一個位置發(fā)出的低頻,但雙炮要對兩個位置發(fā)出的低頻進行合并校正,所以單炮的最佳位置,對雙炮是沒意義的

單炮就像用一只手指架起一根筷子,那個點往往不在中間,而且很難找。但雙炮就像用兩只手指架起一根筷子,原來一只手指的那個點當然就沒用了。

再思考:兩個位置發(fā)出的低頻,怎樣合并才是最好的?這不就和兩聲道立體聲是一樣的道理嘛,對稱才能平衡,平衡才是最好

恍然大悟!左炮不能隱身,是因為不平衡。被投訴,也是因為不平衡,造成多余的低頻駐波和共振,所以才會吵到鄰居。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11月22日,把PB13U對稱擺在左右聲道旁邊,凌晨四點起床,Audyssey測22個點,勢要畢其功于一役!結果大功告成,雙炮隱身,Yeah!

爽快 舒服 興奮

把雙PB13U+7B擺好、調好后,低頻成為整套系統(tǒng)表現(xiàn)最好的環(huán)節(jié)(當然投資也最大),收放自如、反應迅速,爆得快、收得更快,絕無半點拖沓。爽快爽快,快起來,自然就爽!

無論是溫柔的大提琴,還是火爆的機器大戰(zhàn),都干凈清晰、層次分明、細節(jié)豐富,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既無多余也無不足。何謂清晰的低頻?用耳機比較一下就知道了。如果不用耳機也能聽到那么清晰的低頻,那該多舒服啊!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兩個PB13U在兩臺7B共1800W功率的驅動下,表現(xiàn)出極大的動態(tài)。一是強弱、彈性對比明顯,《功夫熊貓》師傅用包子訓練阿寶(上圖摘自時光網,下同),筷子翻飛(速度)、阿寶一屁股坐到地上(重量和搞笑)、肚子頂包子(彈性)、搶到包子(成功的喜悅),這些低頻雖然沒有越獄那么火爆,但每一種的感覺都不同,恰如其分地配合了情節(jié)表達的需要。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二是在很強勁之上,還有非常強勁、超級強勁、無比強勁,在火爆的低頻中還能突出更火爆的低頻,比如《創(chuàng):戰(zhàn)紀》在摩托引擎和背景音樂的低頻震撼中,凸顯沖撞的力量和爆炸的沖擊。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變形金剛》原聲CD第10首Scorponok是巨蝎怪首次現(xiàn)身對戰(zhàn)的背景音樂,光是CD的低頻就已經極其狂暴,電影里還要加上槍炮和爆炸的音效,可想而知是多大的動態(tài)和難度。

大多數低音炮在這些片段,要做到不失真不拍邊都已經很難,更別說在低頻里凸顯低頻了。雙PB13U+7B不但能做到,而且讓人很爽、很興奮、很激動,不會有任何不適感。

“那么震撼,還有投訴嗎?” 剛開始確實有點惴惴不安,但后來就放心了。從雙炮隱身至今已經兩年半,沒再接到任何投訴。兒子說:原來你在客廳播《飛翔的藝術》,我和媽咪在房間里都覺得東西在震,調好之后就沒有了。

Hi-Fi就是高保真,失真越大,聲音越難聽,自己不舒服還會吵到別人。低頻也一樣,開到標準音量,回答兩個問題:一是有沒有感覺不舒服,二是會不會影響鄰居,就大概知道低音炮調得好不好了。

雙380

雙PB13U+7B那么好,為什么不幫L先生也裝一套?因為位置不夠,放不下兩套PB13U+7B。而且要把PB13U改成無源炮,不但性價比不恰當,還會失去原裝質保,所以只能自己瘋(其實是洗濕了頭沒辦法),不能推薦給別人。

給L先生升級的是雙380,攻略推薦的也是雙380,三個原因:

①聲音離箱

聲音離箱是Hi-Fi的境界與追求,也是判斷音響素質高低最簡單直觀的依據。380這個“隱身俠”,不但身材小巧,容易擺放,而且好像怎么擺都比人家更容易隱身,真是難能可貴。

②模擬功放

模擬功放不但聲音更好聽,而且更穩(wěn)定。

③高性價比

不到兩萬元就能在不超過4.5米的觀影距離基本達到標準聲壓級,能量充沛;而且擁有Hi-Fi的音質,溫暖寬松。除了雙380,恐怕找不到其他選擇。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L先生升級雙380后,低頻比以前豐潤飽滿,彌補了房間裝修用木過多造成中低頻過于單薄的問題。而且原以為雙PB13U+7B必贏雙380,沒想到……

震褲管

2014年5月初,也就是半年后,再到L先生家看電影,發(fā)現(xiàn)低頻彌漫,明顯震褲管。家里低頻那么好,怎么只是震沙發(fā),卻震不到褲管呢?超低頻不是震的位置越低,檔次越高嗎?

再仔細比較L先生的雙380和我家的雙PB13U+7B,發(fā)現(xiàn)各有所長。我家的低頻解析力、速度、動態(tài)、控制力確實遙遙領先,但卻不如雙380那么寬松、豐潤、彌漫。

雙PB13U+7B很快,但聲音也偏緊,震感強勁,卻震不到褲管。雙380偏慢,因而聲音偏松,雖然震感沒那么強烈,但同樣能震沙發(fā),而且震褲管。

震褲管是什么感覺?超迷人的呢!如果說雙PB13U+7B是在火爆的低頻中突出更火爆的低頻,那雙380就是在寬松的低頻中突出更寬松的低頻。前者是按摩,后者是撫摸;前者是經久不息,后者是連綿不斷;前者是震撼心靈,后者是撫慰身心。其實要二者兼具才能稱得上是完美的低頻啊!

為什么我家震不到褲管?這個問題至今都還沒找到確定的答案,估計是因為空間長度不夠,無法準確還原超低頻。也可能是因為雙炮擺放太靠外側,低頻無法直達皇帝位,無法直接吹褲管,只能間接震動沙發(fā)。

雙炮擺位原理

下圖是JL AUDIO建議的雙炮擺位(參考f113用戶手冊繪制),左下和右下兩種擺法我都沒聽過,Z先生的獨立影音室是右上角的擺法,雙B15a擺在左右墻中間,效果不錯。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攻略建議按左上角的擺法,把兩個炮對稱擺在左右聲道旁邊。這種擺法不但適用于獨立影音室的縱向密閉空間,也適用于客廳的橫向開放空間。因為低音炮與前級的距離最近,可以節(jié)省線材成本(線越長越貴)。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上圖摘自SVS官網文章《為什么要上雙炮?》,最后也有雙炮擺位的建議,全文翻譯如下:

你可能在AV論壇看到過不少關于雙炮的帖子,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SVS,我們是雙炮的超級粉絲,只要有可能就要上雙炮,雙炮可以讓家庭影院和音樂系統(tǒng)都獲得極大的提升。雙炮能帶來的好處如下:

兩個小炮比一個大炮更容易擺放

很多發(fā)燒友會在客廳擺放家庭影院和音樂系統(tǒng),所以低音炮的擺放要兼顧聲音效果和家居美觀。一個大炮如果擺在音效最佳的位置,可能會在視覺上顯得十分突兀,但如果放在好看的地方,聲音又可能會不好聽。兩個小炮更容易實現(xiàn)既好聽又好看的擺放,而且還能實現(xiàn)與一個大炮類似的效果。

擁有更多皇帝位

即使經過精心擺位,單炮也只能在一個皇帝位上實現(xiàn)最佳頻率響應。單炮無論放在房間的哪個位置,都會產生一種獨特的低頻模式(駐波峰谷),影響聆聽位置的頻率響應。聽眾往往會發(fā)現(xiàn),雖然只是從調好的皇帝位移動很少的距離,也會導致低頻效果變差。

正確擺放的雙炮,各自的低頻模式將會重疊(注:可能是指駐波的峰谷相互彌補或抵消),從而大幅提升房間低頻模式的密度,可以在更多聆聽位置獲得更平直的頻率響應。這也會使Audyssey MultEQ等自動設置程序更容易對低音炮聲道進行校正和均衡。

輕松實現(xiàn)更高的低頻聲壓級

我們的銷售人員流行一句話:“能實現(xiàn)大音量本身就是音質的保證”。雙炮將大幅提升系統(tǒng)可以達到的低頻聲壓級,提供更大的動態(tài)范圍,降低輸出壓縮和失真,并減少系統(tǒng)過載的可能。如果你喜歡用大音量享受動作和科幻電影帶來的沖擊感,雙炮是個極佳的選擇,將毫不費力地滿足你對低頻的需求。

兩聲道發(fā)燒友的立體聲低頻

立體聲發(fā)燒友都知道低頻的方向性對聲音的成像和保持聲場的穩(wěn)固都非常重要。在發(fā)燒立體聲系統(tǒng)中加入雙炮,可以維持低頻的立體感,防止聲場塌陷,尤其是低頻能力有限的小型書架音箱,就更需要搭配雙炮來實現(xiàn)Hi-Fi的效果。

低頻更容易離箱

即使低音炮與主聲道和環(huán)繞聲道的低音分頻設置十分恰當,單炮還是經常會被聽出放在房間的哪個地方,如果不是放在銀幕下方就更難隱身。相比之下,雙炮的位置幾乎不可能被聽出來。聽眾一旦感受過這種身臨其境、無所不在的低頻,就再也不會回頭去用單炮了。

雙炮擺位建議

基于我們的大量測試,以及專業(yè)音響界的研究,我們建議把雙炮擺放在以下位置:

①銀幕墻的左右角落;

②銀幕墻的三分之一處(大概是中置和左右聲道之間);

③左右墻的中間。

因為會影響設備機架與中置聲道,所以③并非首選。①和②是最常用的選項,所有空間都不一樣,我們建議保持靈活、嘗試幾個不同的位置。但前兩種擺位已經為我們絕大多數客戶以及Hi-End發(fā)燒友實現(xiàn)了杰出的效果。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L先生是①(上圖),X先生是②(下圖),①和②取平均就是JL AUDIO左上角的擺法。Hi-Fi發(fā)燒友可能會問,是否需要離墻擺放?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音箱離墻擺放,是Hi-Fi發(fā)燒友的共識(Sound Stage聽法)。下圖摘自FOCAL音箱說明書:最差是墻角(低頻最激烈),然后是靠墻,最好是離墻(低頻最準確),還有公式計算最佳離墻距離。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但電影院的音箱都是靠墻安裝的(Sound Field聽法),因為音箱靠墻會有低頻增益,中低頻會變得飽滿,比離墻擺法更容易實現(xiàn)飽滿、厚實、大聲而不吵的聲音。

到底哪種聽法更好?只要搭配調整好,兩種都好聽,關鍵看你個人的喜好。但要注意的是,獨立影音室在透聲幕后面靠墻安裝的音箱是專門設計的,Hi-Fi音箱不適合靠墻擺放。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5 雙炮擺位

攻略推薦的維真五號是Hi-Fi音箱,需要離墻擺放。為了保持相位一致,低音炮的前面板應與左右音箱平齊,低音炮通常都比主音箱大,所以離墻距離會比主音箱少,為了不占用太多客廳空間,只能是盡量不要靠墻了。

房間聲學校正

雙炮比單炮好,也更容易擺位,但千萬別忽略了房間聲學校正。重要的事情再重復一次:要擁有正確、舒服、強勁的好低頻,好炮、正確的擺位、高水平的房間聲學校正,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房間聲學校正和動態(tài)均衡是AV旗艦前級的核心功能,至少要有可以測8~12個點的Audyssey MultEQ,能啟動Audyssey專業(yè)版更好,有米就不要錯過麥景圖的RoomPerfect。

怎樣做好房間聲學校正,留待“欣賞篇:如何設置和享受家庭影院?”分享。提前透露一個小技巧:要獲得更準確的低頻,請關閉所有門窗,低音炮在密閉空間的表現(xiàn)更好。

各位辛苦了

“老兄,終于看完,寫得也忒長了吧!”

抱歉,讓大家見笑了,發(fā)燒之路深如海,說的就是我這種傻子+瘋子。從“B6.3單炮擺位”到“B6.4含冤之炮”再到“B6.5雙炮擺位”,兩萬多字幾乎都是自己失敗的經驗,太太說比追韓劇還辛苦。寫那么多,到底有用沒用?

如果您看完此文,知道這里已經挖過,沒有傳說中的鉆石,那里也淘過,也沒有想象中的黃金,因此不再迷茫、不再疑慮,直接上雙炮,對稱擺在左右聲道旁邊,就能享受到舒服美好的低頻,那總比再走這種又傻又瘋、既燒銀子又傷身子的迷途彎路要好得多吧。

這也是寫這本攻略的初衷,感謝大家的耐心和支持?。海?/p>

微信掃一掃關注此公眾號, 獲取PT站注冊地址! weinxin

NK影音
  • 本文由 發(fā)表于 2017年4月30日 20:35:23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3 單炮擺位 家庭影院DIY攻略

家庭影院DIY攻略 攻略篇 – 6.3 單炮擺位

低音炮是家庭影院最重要、而且難度又最大的環(huán)節(jié),要有好的低頻表現(xiàn),低音炮的擺位十分關鍵。炮位好,事半功倍。炮位差,再貴再高級的炮也是白搭。 攻略推薦的三套系統(tǒng),只有“舒適版”是單炮,“精英版”和“豪華版...
評論  2  訪客  2
    • langbao
      langbao 1

      謝謝!受教了!

      • zixiaoyuzu
        zixiaoyuzu 1

        謝謝老師這么用心的經驗總結,受益匪淺

      匿名

      發(fā)表評論

      匿名網友 填寫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