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材如衣裳。穿衣打扮是一門學問,Hi-Fi線材搭配也是一門學問。在研究AQ之前,為選購音箱線請教過劉漢盛先生。
2012年4月10日 [劉漢盛論壇] 請教器材及喇叭線搭配
劉漢盛老師:
您好!
喇叭線的品牌很多,但聽說全球大部分線材都是由全球最大的臺灣某線材廠代工的,該廠老板表示,某些品牌確實是有核心技術(shù)的,但也有不少品牌只是照抄也賣天價。
不少發(fā)燒前輩建議,玩線材最好是向老板借回家試,不是越貴越好,耳聽為實、自己喜歡的才是好。但是,對這種發(fā)燒友很享受的“樂趣”,我卻不太感冒,因為換來換去太麻煩了,還不如一步到位,搞定就好好欣賞“劉漢盛100碟”,Hi-Fi應(yīng)該為音樂服務(wù),而不是發(fā)燒友為Hi-Fi硬件“服務(wù)”。
正在幫朋友構(gòu)建家庭影院,設(shè)備如下:
前級:麥景圖MX150,后級:左右聲道麥景圖MC452,中置和環(huán)繞麥景圖MC205。藍光機:OPPOBDP-95。前后級之間用XLO HTP2平衡線連接,前級電源線XLO R3-10,后級電源線XLO U10。左右聲道準備用惠普寫真八號,國產(chǎn)精品、性價比高,制作也很用心,不知您有沒有聽過?
正在為選音箱線迷茫。麥景圖代理商同時代理XLO,推薦搭配是因為兩家都是以“純”為核心,其它品牌喇叭線會加入銀或者其它金屬(是這樣嗎?)。原本XLO Ultra 12BW挺適合的,4N、8AWG、雙線分音、鐵氟龍,價格也適中,但停產(chǎn)了。
低一檔次的HTP 12BW較細9AWG,而且不是鐵氟龍(很多文章都說這是鑒別喇叭線級別的主要標準之一),高一檔次的R3又太貴了,4N升級到6N、8AWG升級到7AWG,似乎意義都不太大。
其它品牌,如AudioQuest、SILTECH、Cardas都有朋友推薦,但具體的型號很多,不知從何下手,所以特向您請教,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引。
謝謝!
2012年4月18日 劉漢盛回復
您好。線材是很復雜的東西,我所謂復雜,并不是因為它的制造理論,而是搭配使用之后所產(chǎn)生的效果。任何以線材的導體材料或編織方式去預測線材聲音的作法往往都會失準,唯一最準確的方式就是自己拿回家搭配試聽,因為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最終結(jié)果,例如空間條件、器材搭配、個人喜好等。再者,線材不一定是從頭到尾都用同品牌同型號就好,更多的時候是經(jīng)過適當?shù)倪x用不同線材去搭配,反而得到更好的聲音表現(xiàn)。
所以,您所列舉的AudioQuest、SILTECH以及Cardas都是好線,但我并不建議您從頭到尾使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以上三種線材混搭,可能會比您目前的用法更適合。問題是,SILTECH線材昂貴,恐怕也不會有商家愿意借您回去試聽。
實踐印證了劉漢盛的指點,比如前述AQ和SILTECH銀彩音箱線的比較,還有AQ和XLO電源線的比較——發(fā)現(xiàn)L先生影院大聲壓高頻刺耳后,最先想到的是換線材的辦法。原來麥景圖MC452用的是XLO Ultra 10電源線,經(jīng)過兩個晚上的反復比較,發(fā)現(xiàn)換上價格差不多的AQ NRG-5后,高頻變得柔順、中低頻也更豐滿。
雖然不像音箱線差別那么大,需要仔細聆聽,但足以確認電源線的個性也會影響聲音的風格。XLO的特點是明亮,所以代理一直拿來跟麥景圖的厚重搭配。但是前面說過,麥景圖這幾年與時俱進,變得清晰爽朗了,所以再搭配XLO,高頻就可能會飚了。
不過,越是高檔的組合,才越講究線材的搭配。國際名模不同場合要穿不同的名牌,咱追求的是班花校花,穿上物有所值的名牌就已經(jīng)出得大雅之堂了。上述兩條電源線在我家就聽不出太大的分別來,這也是為什么推薦給豪華版連接MC207的是AQ的NRG-4,是NRG-5的升級版,已經(jīng)足夠好了。
最后,要特別說明一下,本章沒有攻略,是因為發(fā)燒線材的評價比音響器材更加主觀,受搭配和喜好的影響更大,所以只是選擇最敬佩的AQ為例,解釋線材原理,以及性價比考量的因素,在此基礎(chǔ)上再推薦具體的產(chǎn)品。希望這樣的建議,更具參考意義。
Come on, let\'s Hi-Fi together!
微信掃一掃關(guān)注此公眾號,
獲取PT站注冊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