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分貝)是衡量聲壓級的專業(yè)指標,﹢6dB 音量加大一倍,﹣6dB音量減少一倍,3dB 是人耳可以明顯感覺的聲壓差異。聲壓級和音箱靈敏度、功放功率、聆聽距離的關系是:
- 音箱的靈敏度,是指給音箱輸入1W(瓦)的功率,在音箱正前方1米處測得的聲壓級。如果靈敏度是90dB,則1W能讓它在1米處達到90dB的聲壓級。
- 功率增加一倍,聲壓級﹢3dB。2W比1W增加一倍,聲壓級從90dB增加到93dB。4W比2W增加一倍,再從93dB增加到96dB,以此類推。計算公式:功率聲壓級=1W的聲壓級+10×log(功率),log是對數(shù)??伤愠?0W﹢17dB,100W﹢20dB,150W﹢22dB,200W﹢23dB。
- 距離增加一倍,聲壓級﹣6dB。2米比1米增加一倍,聲壓級從90dB減少到84dB。4米比2米增加一倍,再從84dB減少到78dB,以此類推。計算公式:距離聲壓級=1米的聲壓級-20×log(距離)。可算出2.5米﹣8dB,3米﹣9.5dB,3.5米﹣10.9dB,4米﹣12dB。
以前,沒有電聲系統(tǒng),只能靠喊。嗓門大的,就是靈敏度高,吼一聲驚天動地。嬌滴滴的MM雖然靈敏度低,但聲音特別好聽。說話都要用氣、費勁,越是中氣十足,功率就越大。嗓門再大、中氣再足,如果距離太遠,也還是沒法聽清,因為距離增加一倍,音量就減少一倍。
開大會,為了讓最后一排的聽清楚(聆聽距離太遠),就要給領導一個大喇叭(下圖摘自素材公社www.tooopen.com),通過號角單元提升靈敏度。
我家的麥景圖MC207后級功放是7聲道×200W,根據(jù)音箱的靈敏度和聆聽距離,計算各聲道在皇帝位的聲壓級:
不算不知道,左右聲道差2dB才能達到THX標準的105dB。維真五號和麥景圖MC207都是很不錯的Hi-Fi器材了,但以家庭影院的標準來衡量,也只是基本達標而已(在±3dB失真范圍內(nèi))。
大師培訓講義對前置音箱(左中右聲道)最低配置要求是:靈敏度≥89dB,頻率響應80Hz~20kHz,全頻帶都能達到105dB的室內(nèi)聲壓級。對功放的最低要求是:每路主聲道的功率>150W。按最低的150W和89dB計算,當左右聲道聆聽距離(下圖c)≤2.74米時,極限聲壓級才≥102dB基本達標。
知道(c)求(a)和(b),如果是透聲幕,左中右音箱都藏在幕后,2.74米的聆聽距離≈觀看距離,按THX觀看距離=銀幕寬度的1.54倍計算,銀幕是80寸。如果音箱離墻約60cm,2.74米的聆聽距離大概對應3.4米觀看距離,100寸的銀幕。可見,大師的最低要求可不是隨便說的。
要達到105dB的標準,有三個方向:縮短聆聽距離、提升功放功率、提升音箱靈敏度。增加音箱和皇帝位的離墻距離可以縮短聆聽距離,但客廳影院空間所限,可發(fā)揮的余地不大。提升功放功率,功率越大,成本和價格都越高。提升音箱靈敏度,增加喇叭單元,一個人的嗓門不夠大,那就多幾個人一起喊。單元越多,音箱體積越大,成本和價格也會越高。
有沒有投資少見效快的方法?
有!號角單元,也就是大喇叭,看看這個大嶝島大喇叭(摘自匯圖網(wǎng)www.huitu.com),不知道能不能喊到一公里遠?
號角單元可以采用很小、很輕的振盆,越小越容易驅(qū)動,靈敏度越高,越容易實現(xiàn)大音量,而且方向性很強,指哪打哪。美國杰士Klipsch(www.klipsch.com)以號角起家,推出了全球首套THX認證多聲道音箱系統(tǒng),是北美家庭影院音箱市場的霸主。下面這套KL-650-THX頂級7.2影院系統(tǒng)(下圖摘自官網(wǎng)),左中右音箱的靈敏度高達97dB,環(huán)繞的靈敏度也高達96dB,Hi-Fi音箱絕對是望塵莫及的。
Z先生最早看中的就是這套,天貓杰士官方旗艦店標價13.99萬元,7個音箱2個低音炮,在進口箱里并不算貴。該系統(tǒng)獲得THX Ultra2認證——適合3000立方英尺(85立方米、約30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距離銀幕12英尺(3.66米)以上。Z先生專程跑到上海和香港試聽了兩次,但最終放棄,因為太刺激了,年紀大了,扛不住啊。
號角最大的難題,就是音質(zhì)。如果小孩在家里用大喇叭對著你喊個不停,估計沒多久就得挨揍。而且,認識篇“A7.2 Hi-Fi對AV的意義:音質(zhì)”解釋過,相對于普通單元,號角單元因為靈敏度太高,不容易控制,很容易失真。失真,是Hi-Fi忠實還原的大忌。
大喇叭是用來開大會和維持秩序的,沒人會用來唱歌。這可能也是發(fā)燒友認為AV號角箱不能兼顧Hi-Fi音樂的主要原因。Hi-Fi音箱的靈敏度大多在86~92dB之間,一些Hi-End的名箱甚至低至82dB。低靈敏度的Hi-Fi音箱如果搭配大功率的功放,聲音厚實柔和、寬松大氣,聽起來非常舒服。
AV音箱的靈敏度比Hi-Fi音箱大6dB以上,同樣的功率輸入,音量大一倍甚至更多,當然更容易達標獲得THX認證。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如果提升靈敏度是那么好干的事情,Hi-Fi音箱廠家早就一擁而上了,還費老勁搞八九十dB的Hi-End產(chǎn)品干嘛?THX認證的只是標準,不是音質(zhì)。三圍達標但“波大無腦”,那頂多也就刺激一兩次,娶回家長相廝守的,還是要以通情達理、賢良淑德為先啊。
女孩富養(yǎng),要養(yǎng)成秀外慧中,得花多少錢?同理,既要大聲(提高靈敏度),又要好聽(實現(xiàn)Hi-Fi的音質(zhì)),要投入多大的成本!窈窕淑女,知書識禮、見慣世面,多難追???同理,音質(zhì)越迷人的Hi-End音箱,靈敏度越低,多難推啊!
我們常說音箱難“推”,因為好聽的聲音,是有重量的。同樣的音量,聲音的密度感越強,感覺越“重”,音質(zhì)就越好。山寨手機鈴聲特響,但卻感覺刺耳。試試把電視機開到最大聲,看你的耳朵受不受得了。像這些大聲卻吵耳的例子,還有很多。
大聲而不吵,是判斷音響是否Hi-Fi最簡單的標準。既要大聲,又要好聽,是音響廠家最大的難題。小聲的低頻,沒感覺;但大聲的低頻,既震撼又寬松,還不能頭暈胸悶,您聽過嗎?小聲的中頻就像淺嘗一口小酒,品出味道來,不難;但大聲的中頻是舉杯暢飲,不能嗆到,還要喝出質(zhì)感和美感來,談何容易?小聲的高頻像羽毛,輕輕吹口氣就可以飄起來;但大聲的高頻不能刺耳,還要細膩,如云彩星星漂浮散落在空中,恐怕是神仙的待遇吧?
真正Hi-Fi的音響,只要沒到失真的音量,多大聲都不會覺得吵。而且越高級的器材,您感受到的聲音越“重”,越有密度,越有質(zhì)感,聽起來越舒服,寬厚飽滿,游刃有余,心曠神怡。所以,相對于達標的影院箱,我更推崇基本達標的Hi-Fi箱。如果與105dB標準相差不到3dB,我一定會以音質(zhì)優(yōu)先,而不是靈敏度優(yōu)先。
和音樂不同,電影音量的最大峰值只是偶爾出現(xiàn),并不連續(xù)。一部電影兩小時,聲壓級達到最大峰值的時間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兩分鐘。高靈敏度的AV音箱可以實現(xiàn)兩分鐘的達標音量,差3dB才達標的Hi-Fi音箱可以給你兩小時舒服好聽的音質(zhì),孰輕孰重?
所以,大師培訓講義不止一次提到“Good Sound!”,首先要有好的音質(zhì)!
難道就沒有高靈敏度的Hi-Fi音箱了?當然有,F(xiàn)OCAL(www.focal.com)就是佼佼者之一,旗艦UTOPIA烏托邦系列,最大的GRANDE靈敏度94dB(上圖),最小的SCALA靈敏度92dB(下圖,均摘自官網(wǎng))。與L先生試聽過SCALA,配麥景圖的CD和功放,實在是太好聽了!18.8萬,我做夢都在想著“她”。:)
本文出自謝勁宇的《家庭影院DIY攻略》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關注此公眾號,
獲取PT站注冊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