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DIY攻略 認識篇 – 2.2 家庭影院vs電影院

  • 7,085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家庭影院的7.1聲道和電影院基本一樣,為什么大多數(shù)電影院的音響效果會比一般的家庭影院好很多呢?

因為,電影院的大空間是家庭影院望塵莫及的。特別是房子越來越貴,使家里的聆聽空間越來越小,而空間越小,駐波就越嚴重。

聲音是一種振動,以聲波的形式傳播,傳播的距離越長,振動就會變得越弱,直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聲波遇到障礙物后會向反方向傳播,頻率和振幅相同、振動方向一致、傳播方向相反的兩列波疊加后形成的波,稱為駐波。把它想象成兩面鏡子之間反射的光線,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駐波是家庭影院最大的敵人,是聲音不平衡、音響不好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超級頑固,令人非常頭疼!臺灣Hi-Fi界泰斗、《音響論壇》主編劉漢盛先生在《新音響空間十五守則》中專門有一節(jié)講駐波,摘錄如下:

駐波是什么玩意?簡單的說,駐波就是賴著不走的聲波。賴在哪里不走呢?賴在兩個對立的平行墻面之間。一個空間有三組對立的平行墻面,所以,一個音響空間就會有三組駐波混在一起。

其實,駐波就是空間的共振現(xiàn)象,只要兩個對立平行墻面的距離等于半波長的整倍數(shù),就會產(chǎn)生共振,也就是駐波。假若,空間內(nèi)三組平行的墻面?zhèn)€別所產(chǎn)生的駐波有相互重迭之處,那就會形成更強的駐波。這個更強的重迭駐波就是我們音響迷俗稱的駐波。

事實上,音響空間內(nèi)的駐波不僅會發(fā)生在平行墻面上,也會發(fā)生在對角線的長度上。所以,當喇叭在播放音樂時,音響空間內(nèi)所產(chǎn)生的駐波是非常復雜的。幸好,音響迷并不需要了解那么復雜的駐波,您只需要知道駐波形成的原因就可以了。

家庭影院DIY攻略 認識篇 – 2.2 家庭影院vs電影院

講理論可能比較難懂,那就看圖作文。上圖橫坐標是聲波的頻率,從低到高(從低頻到高頻、從低音到高音)。左邊是20Hz~100Hz(主要是低頻),中間是100Hz~1kHz(主要是中頻),右邊是1kHz~20kHz(主要是高頻)。縱坐標是聲壓級,每格5dB(分貝),每增減6dB音量就增減一倍。

紅線是SMPTE 202M專業(yè)影院標準的頻率響應曲線,黑線是我家左聲道的實測曲線。黑線在低頻30Hz~80Hz凸起,高出6~10dB,比標準聲壓大一倍,就是困擾一年多的駐波。相比之下,中頻250Hz~550Hz卻下凹5~8dB,比標準小一倍。也就是說,這幅畫的光照極不均勻,中頻很“暗”,低頻很“亮”,想聽清中頻就必須加大音量,但中頻還沒“照亮”,低頻就已非?!盎窝邸?,轟轟然讓人胸悶。所以音量越大,就越難受,也越容易被鄰居投訴。

電影院不但比家庭影院大得多,而且大多是專門設(shè)計,更容易獲得比例恰當?shù)囊繇懣臻g,所以駐波問題遠遠沒有家庭影院那么嚴重。所以,可以用很大的音量,配合大銀幕,展現(xiàn)龐大震撼的影音效果。在影院里震耳欲聾的音量,在家庭影院是很難達到的,除非有好的器材、聲學處理和房間聲學校正。


本文出自謝勁宇的《家庭影院DIY攻略》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關(guān)注此公眾號, 獲取PT站注冊地址! weinxin

NK影音
  • 本文由 發(fā)表于 2017年3月10日 12:07:53
評論  0  訪客  0
匿名

發(fā)表評論

匿名網(wǎng)友 填寫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