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前我們就寫過一個介紹PT站影片格式的文章《電影版本詳解(高不高清,不能僅憑容量判斷)》,當年主流還是1080P,也沒有X265,沒有HDR,杜比視界啥的,放在今天來看多少有些過時了。所以今天就再跟大家討論一下如何在眾多影片版本當中挑選最適合的下載。
都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如果你沒有養(yǎng)號的壓力(比如已捐終身VIP),帶寬相當給力,而且硬盤要多少有多少的。那不用糾結(jié),下載藍光原盤就好了。11寸屏幕+幾百塊錢的2.0桌面音響,我也看原盤,雖然和重編碼的比畫質(zhì)音質(zhì)看不出啥區(qū)別,但就是這么任性。藍光原盤唯一缺點就是容量大。
所以以下討論是針對PT站大部分的用戶,養(yǎng)號有壓力,硬盤空間也有限,不能隨意下載的。
首先我們就先說說藍光原盤。藍光原盤就是我們一般人能買到能下載到能看到的最高規(guī)格的片源了。但同一部電影卻有不同版本的藍光原盤,一般就是不同的地區(qū)發(fā)行的。有港版(一般帶原生中字)、歐版、美版、CEE(中歐及東歐版)版,還有CC版(標準收藏版)。其中一般是CC版畫質(zhì)音質(zhì)最好,其它版本就要對比分析了。有CC版就下載CC版,沒有就次選帶原生中字的港版。
對于追過極致完美的,一定要找最好版本收藏的,可以看影片的參數(shù)。PT站上每個影片的詳細介紹頁都有此資源的詳細參數(shù),其中VIDEO就是視頻參數(shù):
Codec ? ? ? ? ? ? ? ? ? Bitrate ? ? ? ? ? ?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MPEG-4 AVC Video ? ? ? ?27711 kbps ? ? ? ? ?1080p / 23.976 fps / 16:9 / High Profile 4.1
同一個電影不同版本的藍光原盤,你就選擇這個碼率(Bitrate )最高的一般就是畫質(zhì)最好的了。
對于音軌也是一樣的道理,看音軌AUDIO的參數(shù)。音軌一般只需要看第一條,其它的一般不是電影主音軌,規(guī)格都會比較低。比如美國佬的電影主音軌肯定是English的,而我們中國的電影主音軌就是Chinese。
Codec ? ? ? ? ? ? ? ? ? ? ? ? ? Language ? ? ? ?Bitrate ? ? ? ? De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TS-HD Master Audio ? ? ? ? ? ? English ? ? ? ? 4030 kbps ? ? ? 5.1 / 48 kHz / 4030 kbps / 24-bit (DTS Core: 5.1 / 48 kHz / 1509 kbps / 24-bit)
Dolby Digital Audio ? ? ? ? ? ? English ? ? ? ? 320 kbps ? ? ? ?2.0 / 48 kHz / 320 kbps
Dolby Digital Audio ? ? ? ? ? ? English ? ? ? ? 320 kbps ? ? ? ?2.0 / 48 kHz / 320 kbps
Dolby Digital Audio ? ? ? ? ? ? English ? ? ? ? 640 kbps ? ? ? ?5.1 / 48 kHz / 640 kbps
Dolby Digital Audio ? ? ? ? ? ? Spanish ? ? ? ? 640 kbps ? ? ? ?5.1 / 48 kHz / 640 kbps
Dolby TrueHD/Atmos Audio ? ? ? ?Chinese ? ? ? ? 6041 kbps ? ? ? 7.1+11 objects / 48 kHz / 5401 kbps / 24-bit (AC3 Core: 5.1 / 48 kHz / 640 kbps) ?重混公映國語
順便說說現(xiàn)在藍光原盤還有4K和2K(1080P)的區(qū)別。如果設(shè)備支持的情況下選擇4K的版本,畫質(zhì)都會更好(不排隊有些假4K播放效果還不如2K的),音質(zhì)就有可能是一樣的,也有可能4K版本的更好。就比如最近的阿凡達2,4K版本的藍光原盤音軌是7.1的全景聲音軌,但1080P的卻是5.1的。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2022 V2 BluRay 1080p AVC DTS-HD MA5.1
Avatar The Way of Water 2022 V2 ULTRAHD BluRay 2160p HEVC Atmos TrueHD7.1
但4K的帶杜比視界 HDR的影片需要注意,如果你的設(shè)備不支持HDR,比如用的還是2K的投影或者電視機,播放出來的效果還沒有2K的效果好。我用的是2K投影,播放機是芝杜UHD3000,播放4KHDR的影片都是畫面偏暗,而且顏色都不太對。網(wǎng)上查了不少資料,還沒找到解決辦法,可能只有升級投影才能解決了吧。
REMUX
REMUX畫質(zhì)音質(zhì)相對藍光原盤是無損的,但容量會小點(小20%左右),因為去掉了一些非必要的音軌、導(dǎo)航菜單、花絮、預(yù)告片等。至于去掉這些算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只能是對個人而言了,有些完美黨就喜歡啥都有的,花絮也不放過。
比如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REMUX變成了單個視頻文件,播放的兼容性更好。而且NAS支持轉(zhuǎn)碼啥的,對遠程播放更友好。
缺點是不支持杜比視界,對于本身不支持杜比視界的設(shè)備而言,這確實無所謂。如果設(shè)備支持,那在畫質(zhì)上還是比藍光原盤差點的,所以嚴格來說REMUX并非完全無損。
REMUX的影片很好分辨,影片標題帶REMUX字樣的就是了。
重編碼
重編碼完全就是對容量的妥協(xié)了,這種都是有損的,視頻和音軌都壓縮,容量大概是藍光原盤的25%左右。所以如果你沒有大屏,比如投影或者80寸以上大電視,也沒有幾萬一套的音響,甚至就是電視機的喇叭,那選擇這種觀看其實和藍光原盤音畫效果都差不多。不過720P的就不建議了,像hdsky、chdbits等站早就不壓制720P的資源了,至少是1080P的。
重編碼優(yōu)點自然就是體積小很多了,為了減小體積,音軌減少到一條或者兩條。DTS-HDMA和TrueHD就變成了DTS或者DDP的有損壓縮。
重編碼類似于PS,所以這過程中可以“加料”。比如加些濾鏡,看起來有磨皮效果。這就是每個壓制組的壓制風格了,覺得好不好也是個人審美了。
重編碼資源標題一般有Bluray、X265、10bit等字樣,格式一般是MKV的。
杜比視界、HDR和SDR
杜比視界、HDR和SDR看參數(shù)是杜比視界>HDR>SDR,理論上畫質(zhì)也是杜比視界>HDR>SDR。但事實上目前很多網(wǎng)友(包括我本人)都反映一些所謂杜比視界HDR的影片還沒普通2K的效果好。原因有各種說法,有說就是片源問題,是假杜比視界。也有人說是硬件問題,電視或者投影等顯示設(shè)備不行,或者播放機不行。還沒看到有人能把這問題說清楚的,反正我也還沒搞清楚。
但不管怎樣,帶杜比視界、HDR等效果的一般都是4K的,而且極少會有一個影片有帶與不帶杜比視界、HDR等效果的兩個版本藍光碟發(fā)行。所以對4K原盤而言,帶與不帶杜比視界、HDR等效果我們并不能選擇。除非你選擇2K的,或者重編碼的版本。
我有個大膽的猜測,這杜比視界、HDR啥的是不是這些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公司搞出來的套路,專門讓你的舊設(shè)備不支持,好讓你升級淘汰舊設(shè)備。。。。。。
說完各版本的區(qū)別,再教大家如何在PT站里面篩選這些影片。之前就寫過教程,可以去看《PT站搜索箱功能詳解,如何篩選出你想要的資源》。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對于選擇影片版本有自己獨到心得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微信掃一掃關(guān)注此公眾號,
獲取PT站注冊地址!
1F
怎么看藍光原盤是不是CC版?
B1
@ win 標題上會有Criterion Collection字樣的
2F
這杜比視界、HDR啥的是不是這些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公司搞出來的套路,就是套路
B1
@ kewen 你先買個OLED電視機再說吧
3F
非常有用的帖子!
4F
個別內(nèi)容也過時了。比如說REMUX版本不支持杜比視界,現(xiàn)在不是了,MKVmixtool后來的版本封裝MKV文件現(xiàn)在已經(jīng)支持杜比視界了